第(2/3)页 ——“滴滴哒” 想到此节…诸葛亮的额前已滴下冷汗。 他的一只手紧紧的握住了另一只手的手腕,联想到杨仪与战报中均提到的。 虎豹骑殒命落日谷。 诸葛亮仿佛一下子更透彻了。 他轻声吟道: ——“这不会是他布下的局吧?” … … 无论是汉中,还是蜀中的消息,总是滞后的。 诸葛亮与刘备尤自惊诧于曹仁与曹纯被刺杀,一死一晕厥时。 襄樊最新的战报…已经传到了许都,传到了邺城。 ——满宠、文聘、吕常、牛金悉数殒命。 ——江夏一战,曹军损失惨重,关家军随时逼近襄樊。 此刻曹操的四子曹植与主薄杨修正加急从邺城赶往南阳。 在他们看来,南阳是有一支驻军的,是于禁的兵马。 杨修提议曹植假借父亲之名调动这支兵马驰援襄樊。 如此间不容发之际,哪位公子有此魄力,那这公子既为大功! 晨曦中,巨大的城门关闭着,如同蛰伏的巨兽,两边已经有守门的门吏肃立,因为太早街道上寂静无比,马蹄声变得格外的清晰。 杨修与曹植疾驰到大门左侧的军营处勒马,一名副将看到两人,连忙躬身道:“末将拜见四公子,拜见杨主薄,不知公子与杨主薄来此,所为何事?” 曹植道:“我奉父亲之命,来此调兵,此为调兵文书,凡请你即刻点兵出征襄樊!” 副将道:“公子恕罪,莫说点兵出征襄樊,就是往附近郡县调兵,末将也不敢。” “这是为何?”杨修驾马上前。 这副将道:“于禁将军人在许都,可将军下过军令,襄樊局势危机,汝南城中所有兵士严阵以待,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能轻举妄动,更不能去驰援襄樊。” 此言一出… 曹植面露为难之色,杨修却骂道:“荒唐,四公子就是来此是奉曹丞相之命调兵驰援襄樊,于禁再大,大得过曹丞相么?尔等速速点兵,耽误了襄樊战事,你担待的起么?” 副将忙跪下,“主薄恕罪,借我十个胆子也不敢耽搁,只是…于将军的军令也不能违抗。于禁将军如今就在许都,若是四公子执意调兵,不妨将丞相的调令交予于将军,于将军势必即刻赶回,到时候由他亲自领兵驰援襄樊。” 要知道,于禁的兵素来以纪律鲜明著称。 而于禁本人,在曹操的心目中,乃五子良将之首。 这从曹操称王时,将于禁迁为左将军,假节钺就能看出曹操对于禁的喜爱与器重。 要知道,差点把孙十万突突干净的张八百,那时也不过封赐了个征东将军。 徐晃、张郃还是杂号将军。 由此也可见于禁在曹魏将军中的地位。 而他持军严整,缴获来的财务从来不允许兵士们私藏。 他军令如山,在他手下…违抗军令者杀无赦。 也正是因此,纵是曹植与杨修赶到,副将哪里敢私自点兵? “此去许都,一来一回至少两天过去了,早已耽搁了救援襄樊的大事儿,再不开门,我先斩了你。”杨修怒喝。 副将恐惧的说道:“主薄就是杀了末将,末将也不敢违抗军令啊!” 杨修冷笑,“你以为我不敢?” 忽然间,剑光闪过,一道鲜血飞溅,喷溅在杨修与曹植的身上。 曹植大惊,“德祖?” 杨修却大声朝其它的兵士吼道:“想试试吾剑锋利否?事急从权,曹丞相调兵文书在此,尔等速速点兵!再有迟疑着,杀无赦!” 一干副将的确看到了这份假冒的文书,连忙惊慌的点兵。 曹植整个人变得忧心重重,他小声道:“德祖,是不是有些过了?毕竟这文书…” “四公子啊四公子…”杨修连忙道:“此刻,怕是你二哥、你三哥已经调兵往襄樊赶去了,若是这种时候,都没有这般魄力,那丞相如何会把世子交给你?” 此言一出,曹植犹豫了一下,他轻吟一声。 “德祖说的对——操刀必割,执斧必伐…” 说话间,他看了一眼地上的尸体,高举着这封“伪造”的魏公诏书,点兵出城! … 另外一边,许都城。 曹丕也面对着与曹植同样的困境,这里驻扎的是高览将军的兵马。 这位高览乃是当初在官渡之战时,与张郃一道归降曹操的,演义中的他被赵云在长坂坡杀了,正史中却并无这段记载。 事实上的他活的好好的,且因为当年“带兵进组”的原因,手下还有一波兵马,就驻扎在许都城郊。 同样是高览不在… 同样是曹丕来此点兵。 此刻的曹丕十分焦躁,他身旁的吴质铮然拔剑朝向眼前的副将。 “再不点兵,我杀了你。” 这名副将躬身:“中郎将要杀,只死末将一人,可若是末将私自点兵,违抗了军纪…那曹丞相会诛杀我们所有人。” 与曹植不同的是,曹丕没有杨修那样“伪造笔记”的大师,他也没有胆量伪造一封父亲的诏书去点兵。 而此刻… 襄樊局势危机,曹丕如何会不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立功”的机会。 吴质又急又怒,扬起剑来,“你大胆…我杀了你!” “等等…”曹丕立刻阻止。 “这是为何?”吴质连忙问,曹丕目光幽幽,他感慨道:“若是仲达(司马懿)在,他一定不会让我杀人。” 这… 吴质也是曹丕的智囊,此刻却有些沉不住气,“若是困于此,那救援襄樊的第一功可就…可就拱手让给子健公子了。” 曹丕微微咬唇,我语气坚定:“等…等下去,本公子等高览将军回来!仲达说,公无渡河,公欲渡河,有的河…不是勉强就能渡过去的!” … … 成都,左将军府。 刘备的面前摆放着汉高祖刘邦的画像。 他一直将刘邦作为自己的目标。 在刘备的眼里,刘邦有大志、识大体、平易近人; 刘邦坚韧、识人、仁义; 刘邦也是从这巴蜀之地杀出去,一统天下。 ——高祖如此,他刘备也要如此。 事实上,刘备与刘邦是有本质差别的。 刘邦呢?就是有血有肉,他清楚自己的平凡,清楚自己的斤两,比起刘备,他识人,更识己,而刘备比起刘邦,更坚韧。 所以,同样是“夷陵之战”,若是刘备要做,他会说——我或许不行,我或许不“度德量力”,但这事儿我定了,我非要打。 可若是刘邦,若是他要发动“夷陵之战”,他会说,不用“或许”,我就是不行,但我特么的很现实,你们来弄,你们说咋干就咋干,我能拿的住你们就行! 作为一个君主,刘邦识己所以放权,识己所以兼听。 在这点儿上,刘邦就比刘备成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