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机会-《大明逆子》
第(3/3)页
趁着这个机会,朱慈烺决定实行自己蓄谋已久的,大刀阔斧的改革行动。
明末后期,不法商人大量走私粮食,衣物,炊具,明王朝所禁止的金属与火药到满清政权。甚至包括满清入侵中原所需的军事与战略情报。作为回报,满清政权则以人参、鹿茸、兽皮与从中原劫掠的贵重物品与之交换。
朱慈烺弄死了八大皇商之一的范永斗,可是,还有另外七个汉奸走狗卖国贼并没有受到惩治。
不是朱慈烺故意没有动手留下后患,而是,他当时暂时无法将其一网打尽。
资本的利益,会使得这些商人铤而走险。据《清实录》记载,天命三年【明万历四十六年】,时有山东、山西、河东、河西、苏杭等处在抚顺贸易者十六人,努尔哈赤“皆厚给资费,书七大恨之言,付之遣还”。
客观上,正是这些不法商人的贸易行为为满洲文明入侵中原文明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朱慈烺杀了一个范永斗,对于满清的贸易根本无关痛痒,他们可以继续扶持一个张永斗,李永斗。
帮助满清走私贸易的,不止是历史上的八大皇商。更有数不清的商人,暗中为满清输送利益。
他们有多狠,大明朝为防蒙古入侵,在长城一线屯驻大军,基本上依靠屯田自给自足。
但当地土地贫瘠,收获不多,士兵又不能集中力量耕作,因而粮食不足,而募兵逐渐增多,交通不便,军饷成为重大问题。
明朝于是依赖华北各省的民运、或漕运,或采取纳米赎罪等方法。其中开中法作用重大,召请商人把军粮运到边境,给予盐引,并在一定范围内贩卖。
开中商人兼营五谷和贩盐,独占盐的贩卖,获取巨利。永乐以后,商人在北边自营屯田,或低价向农民购入谷物囤积。
许多商人在边关聚集进行商屯,他们在黄土绝壁间,开凿土窑,储藏谷物,土窑干燥,可保存谷物数十年,而可以避过盗匪的劫掠。许多的商人最善于利用这种地理条件来保贮粮食,借开中法积累资本,再经营金融业,扩展到江南一带,经营绸绸与棉布买卖,贩运到各地。
而他们更是把储存的粮食、军械甚至火药等,偷偷贩运到满清,与满清私下进行交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