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旧案-《大明逆子》
第(3/3)页
原来‘山魈’叫惠安国,当朱慈烺叫出‘惠安国’这三个字的时候,崇祯皇帝的脸色大变。他也死死的盯着‘山魈’,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明朝的军饷,依靠“屯粮”、“盐引”、“民运”和“京运”四个途径来解决。“屯粮”指由军屯士卒交纳的税粮;“盐引”指用盐引换取的商屯粮;“民运”指从民田上征收的税粮;“京运”指由户部太仓库拨付的存银。
明朝前期的军饷,基本上由“屯粮”和“盐引”解决。明朝建立后,明政府曾大规模推行军屯和商屯。开国之后,明太祖即“令军士屯田自食”,要求卫所军卒,一部分负责戍守,一部分从事屯垦。
每名军卒种田五十亩为一分,又或百亩,或七十亩,或三十亩、二十亩不等,并可得到耕牛、农具的资助,收成之后须向政府交纳赋税,叫做“屯田子粒”。
宣德以后,由于官豪势要侵占屯田,将校侵暴屯卒,加以吏治败坏,军屯逐渐遭到破坏,屯田子粒逐年下降。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政府又于弘治五年令商人纳银代粟,“每引输银三、四钱有差。”
到了崇祯年间更是吏政腐败,而各地流寇造反不断。加之边关满清虎视眈眈,辽东局势不稳,加上国内战争频繁。想要打仗,就得耗费大量的军饷钱粮。这些军饷钱粮从何而来,只能从各地征调。
当年闯贼李自成肆虐,先是从河南流窜到湖广。将整个湖广大地霍霍了个遍,流寇所过之处,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而在这之前,朝廷曾有三省的赋税收入,想经过漕运运抵京城。这关乎于三个省的财政收入,因为连年的战乱,加上漕运也不太平。于是,在抵达京城的时候,朝廷又决定改走陆运。
四处都是流寇作乱,这批三个省份的赋税收入眼看就要送达京城了。偏偏,在雄县的时候就出了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