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大明:寒门辅臣》


    第(2/3)页

    可若是百姓少了,税赋降了,地方上昏昏沉沉,没什么活力,那在这里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当九年知县,也未必能有机会被重用。当官的,七品知县只是起点,谁愿意将一辈子耗在起点的位置?

    移民,伤的不只是百姓的情感,更动了官员的利益。

    只不过朝廷强令之下,他们不得不听从罢了。听从是一回事,抱怨不抱怨则是另外一回事。

    叶林为将官员的顾虑讲了个清楚,引得在场官员频频点头。

    尤其是一个规模不算小的县,只要人口再多一些,再努力一把垦个几千亩的地,增加点税赋,便可以从下县提为中县,从中县提为上县了,虽说知县还是知县,官职不变,可官品变了。

    上县的知县,是从六品,不是正七品,相应的俸禄也会增多。事关官员切身利益,谁都不喜欢朝廷从自己的治理之地移民。

    叶林为说过官员不甘、委屈之后,话锋一转:“但这些只是移民的难处,算不上为何一定要移民,下官以为,再多委屈、难处,也当顾全大局,移民的目的很清楚,不是为了营造宫殿,宫墙,而是为了填补河南、山东、北平,为了将荒田变良田……”

    话说的好听,也有道理,可落到众人耳中,却又有些不甘心。

    毕竟为了这个大局,牺牲的是大家。

    平阳知府吴一川紧随叶林为,走出来道:“叶知府所言极有道理,我想补充几句:为何要移民,不能只看河南、山东、北平,还需要看山西。”

    “就以平阳府来看,我虽到平阳府不久,可也没少走访民间,发现临汾超过七成的田都在大户、富户、士绅手中,拥有田地的百姓只有三成,而这三成百姓之中,还有八成之家田亩不过五亩,大部在四亩之下,更多的是三亩薄田……”

    “我认识一位农户,一家有七个男丁,只有一个男丁留下耕种自家田地,其他六个男丁,全都成了佃户,为大户耕种,因为一些大户盘削得厉害,这些男丁不得不更换大户,而这,就带来移民问题。”
    第(2/3)页